第264章
往后他个人还继续在东盛拿一份薪水,也不能算白拿,毕竟分公司在隆塔的很多业务,他也都在帮忙推动。
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
曹沫临时返回伊波古处理了一些事情,过了两天,也就是陆彦、沈济准备乘机离开德古拉摩的前一天,黄鹤斌打电话给他,曹沫夜里又特意从伊波古赶到沈济、陆彦在德古拉摩下榻的拉娜德雷酒店,跟沈济、陆彦他们见了一面。
在陆彦的房间里,黄鹤斌直接谈及他们这几天临时想到一个折中方案:
“有没有可能,我们泰华在科奈罗湖东岸也独立建一座工业园?这个工业园跟菲利希安家族要建的工业园可以紧挨着,也不会产生冲突。
我们主要是从国内吸引企业入驻建厂,菲利希安家族主要是从德古拉摩或其他地方吸引制造业。
当然菲利希安族要建的工业园,以后也可能共用我们投资建造的港口及其他配套设施,大家都是互惠互利的。”
曹沫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沈济、陆彦以及周晗,他们能想到这个方案,完全不出乎他的意料,甚至可以说他就给泰华留了这么一个选择,但这会儿还是拿捏着姿态问道:
“你们计划投资多大规模?”
“一期怎么也得两千亩工业用地起步!”
黄鹤斌说道,“你也知道,项目太小,对我们泰华没有意义。”
两千亩的工业园,对泰华来说实际并不算多大,单纯就工业园的基建而言,投资可能都不需要一个亿,曹沫有些疑惑看向沈济问道:“我们东盛参与吗?”
“泰华在国内有参与港口投资建设,科奈罗湖内侧可能只能建五六千吨级别的中小码头泊位,但外湖临海的港口资源不错,有建大型海港的条件。
这是泰华的投资方向,我们东盛没有资格参与进去。”
沈济笑道。
听沈济这么说,曹沫明白了,周晗引诱陆家咬钩的真正抓手在哪里。
目前卡奈姆没有发展高端制造业的能力,除德古拉摩等极少数城市之外,也没有哪个地方有发展地产的前景,仅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、地价吸引低端制造企业,工业园项目的盈利能力其实很弱。
在曹沫看来,泰华为捞快钱,不惜涉足皮肉生意,单纯的工业园项目对他们应该没有什么吸引力。
说到港口,那就是另一种概念了。
德古拉摩作为西非最为繁荣的港口,目前已经有饱和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