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不应该模式化,培养机械的考试机器,而应该培养有应变能力的人。
遗憾的是现在的课本学的东西很多是不需要的,死记硬背的很多。
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,背那么一点书足够么?关键是如何处理信息。
比如,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买东西,怎么样用最合理的价格买最好的东西,这涉及到数学知识,但数学考试不会这样考。
而且考物理、化学、生物,不可能知道所有蔬菜、肉类的生物构成,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物品的物理、化学构成,这都需要现场的学习和分析。
我们去看病,学过生物的我们也不知道要看哪一科,也是要分析的。
那么我们应该学什么呢?如何购买新鲜的蔬菜和肉,如何烹煮才有营养,摄入量多少才能提供身体足够的能量又不至于肥胖。
生病了要备用什么药,药物的化学成分。
运动和健康。
这是生物和化学的学习内容。
数学该学习如何管理财政。
政治有学习基本的法律,但内容还是太少了。
学地理最基本的是学会看地图、找路。
中小学考试是笔试,闭卷考试。
大学考试有很多开卷的,还有写论文。
为什么要这样分呢?不如中小学也釆取开卷考试吧,主要考分析能力。
为什么要培养这种思维呢,培养生活的思维更重要。
虽然高考考的东西很多没用,但这是筛选人才最公平的制度。
这个制度有其合理性,因为活到老学到老,读书是一辈子的事,何必急于一时,有很多用到再学也不迟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