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8章
“不知该抽调何人进入内廷处呢。”
“汪睿说寒门和勋贵各抽调一些人,咱觉得挺不错,你就这样办吧。”
朱标沉思片刻说道:“以前英儿举荐的詹微,杨靖,章顺举,王宗远,侯庸基本上都是出自于寒门,可以召入内廷处,但是勋贵子弟中不知该抽调何人?”
洪武大帝思索着说道:“宋濂的嫡长子宋璲,刘伯温的嫡长子刘璟,驸马李琪等都可以纳入其中。”
李琪那可是李善长的儿子,不过却也是洪武大帝的女婿。
朱标点头说道:“如此孩儿心中就有数了。”
洪武大帝深吸一口气说道:“治理天下要的是文官,但是打天下镇守天下需要的却是武将,武将与文官的关系需要平衡,这中间的道理相信咱不说,你也应该明白吧。”
朱标拱手说道:“孩儿明白。”
“行了,你忙去吧,玉米就要成熟了,咱再浇最后一次水。”
“孩儿告退。”
以前洪武大帝对于太子朱标处理政务大多时候,还是挺不放心的,因为朱标心地良善,儒雅和气,不会轻易开罪任何人。
这种性子多少还是有些软了,估摸着镇压不住那些夺权的文官和嚣张跋扈的武将。
经过这些年的悉心培养与教导,太子如今也是有些手段的,不管是招募人才,还是处理政务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,并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建议而去轻易的否定自己的意思。
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武将集团,考虑问题的时候,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,最后考虑的才是百姓的利益,这种想法断然是错误的。
地方官吏、世家大族、豪门富绅与文官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,武将热衷于侵占良田,又有军功自傲,所以与文官那是势如水火一般。
好在自从赋税制度、户籍制度、商税制度等统统改革以后,狠狠的打压了地方官吏与富绅们相互勾结欺压百姓的事情。
同时呢,因为大孙商会的逐步推广,那些侵占百姓良田的武将们,也终于明白一件事情,良田是赚不了几个钱的,于是将目光放在了开办手工坊。
商业的兴盛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库的充盈,也让文武百官之间的矛盾进入到一个新的渠道,那就是抢占各种商业契机,然而他们并没有大孙那种惊为天人的商业头脑,只得去做其他一些商业,诸如开办纺织坊,利用大孙创造发明出来的织布机加快推进着纺织行业的壮大。
哎,大孙咋就那么聪明呢。
亭台内的洪武大帝想的很清楚,目前朝中的局势稳定了下来,文武也进入了平衡期,也因此自己就可以放心的将国事交由太子去处理了,能闲着绝对不能忙着,这是皇孙教给自己的道理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